8月刚到,就被朋友圈刷屏了。
不是明星八卦,也不是搞笑段子,是铺天盖地的楼盘广告和中介喜报,主题为政策大礼包来了、史上最低首付、错过再无等等。
打开手机,各种房产APP的推送也像商量好了似的,齐刷刷涌进来。
这一波沸腾,不是空穴来风,是真金白银的政策砸下来了。
央行直接扔出了王炸组合:
1. 首付比例,史上最低:首套房首付降到15%,二套房首付降到25%。啥概念?一套100万的房子,以前首付至少20万,现在15万就能撬动。
2. 房贷利率,一降再降: 取消了全国层面的房贷利率下限,各地自己看着办,能降多低降多低。公积金贷款利率也同步下调了0.25个百分点。
3. 地方出手:国家直接喊话,让地方下场收储那些卖不掉的存量房,盘活存量。
这架势明摆着就是,政策彻底打开了,能用的工具全招呼上了,目标只有一个,给楼市点火升温。
这火真能点起来吗,市场反应比想象中快。
售楼处的人气,好像真的高了一些,几个朋友今天上午发来照片,市区几个热门板块的售楼处,看房的人明显多了,有销售偷偷说,憋了大半年的客户,看到政策落地,终于敢出来走两步了,问价的、算账的、甚至当场付定金的都有。
但是购房者心理还是比较谨慎,主要担心几个问题
1. 收入不稳,信心不足: 首付门槛是低了,月供压力还在那儿摆着呢,现在这经济环境,饭碗能不能端稳都是个问号,谁敢轻易背上二三十年的债,降首付是好,可我工资啥时候涨啊,这估计是很多人的心里话。
2. 房子还能保值吗?前几年高位接盘的教训太深刻了,谁也不想自己辛苦攒的首付,没两年就缩水一大截,这次政策能拖多久,会不会又是昙花一现。
3. 烂尾楼的阴影还在:保交楼喊了这么久,不少地方还是雷声大雨点小,掏空六个钱包买的房,要是烂尾了,找谁说理去,这风险,政策能彻底解决吗。
4. 分化越来越狠:这波热闹,很可能是局部沸腾,核心地段、配套成熟的房子,可能真有人抢。但远郊、配套跟不上的盘,恐怕还是门可罗雀,政策也不能让所有房子都升值。
为啥偏偏是现在,政策这么急。
说到底,压力太大了。
地方财政快顶不住了,卖地收入是很多地方的命根子,土地市场持续冰封,公务员的工资、基建项目、民生支出,钱从哪来。
经济大盘需要压舱石,房地产连着上下游几十个行业,它不起来,装修、建材、家电、甚至中介、广告都跟着凉,光靠消费和出口,托起增长有点吃力。
资产价格不能崩,房子是很多家庭最重要的资产,房价要是硬着陆,引发的连锁反应谁也承担不起,稳住房价预期,某种程度上也是在稳社会预期。
那么问题来了,对咱普通人该咋办?几点实在的建议:
刚需盯紧核心区, 如果确实要结婚、孩子上学等着用房子,政策确实降低了上车门槛。这时候,更要擦亮眼,只选核心地段、靠谱开发商、看得见摸得着的配套。
2. 投资请极度谨慎,想靠炒房暴富的时代早就翻篇了,现在买房投资,成本高,变现难,不确定性太大,除非你真有闲钱,眼光毒辣,否则别轻易趟这浑水。
3. 有房一族别瞎折腾,除非有特别明确且急迫的置换需求,否则别被中介忽悠着高抛低吸,置换成本高,市场波动大,搞不好就得不偿失。
政策确实在全力托举,但最终能托多久、托多高,还得看经济基本面的恢复速度,看老百姓钱包鼓起来的信心,看保交楼能否真正落地消除恐慌。
鸿岳资本配资-鸿岳资本配资官网-配资炒股开户-股票配资开户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